销售热线:0532-80686708
传 真:0532-80687588
E-mail:lb041002@loobo.cn
地 址:青岛市城阳区金岭工业园锦宏西路与路博路交汇处
更新时间:2018-12-29 13:02:58
近日,工信部制定了《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和《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出台该两项规范条件,旨在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环境监测仪器)高质量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产业迎来新机遇
环境装备行业涉及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噪音污染等九大领域,而这些领域的治理都离不开仪器仪表的发展。此次发布的《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中主要涉及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生物、环境放射性和环境噪声等领域监测及实验室分析所使用的专用仪器。《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有利于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环境检测和仪器仪表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会。
截至目前,囊括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加上“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为环境监测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主基调。2017年,我国出台了不低于100项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政策上不留余地地进行扶持,推动环境监测新技术、新产品与新解决方案的推广与应用,推动环境监测领域日益科学合理。
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有关数据,从2010年~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8%。环境监测市场规模2016年时为434亿元,2017年达到约470亿元,2018年有望再上一个台阶,轻松突破500亿元。根据市场分析机构预测,到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的潜在市场空间可以达到1200亿元。
环境监测行业内的5家上市公司2017年度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额共计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34.8%。日前,聚光科技发布半年预报,公司预计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23.71万元~18268.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至80%。随着环境监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成套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多样化,再加上诸如PPP等多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必将占领越来越多的环境监测产品市场份额。
企业要有申请资格
此前,工信部已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装备这一领域制定了《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并先后公布了三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近期发布的《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和《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属于水污染防治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两大重点发展领域。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企业才能“入围”呢?
以环境监测仪器领域为例,企业经营范围必须涵盖环境监测仪器,即用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生物、环境放射性和环境噪声等领域监测及实验室分析所使用的专用仪器。除了生产工艺、装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具备与研发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环境监测仪器销售收入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0%以上等七大基本要求之外,规范条件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人员培训、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
据了解,意见稿还要求企业应具有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近三年每年用于研发投入的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比例不低于6%或投入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近三年获得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领域的授权(包括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其中授权发明不少于1项)。
从一系列要求当中不难看出,企业想要申请资格,需要具有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这一点不光要体现在研发机构和产研合作方面,还要体现在人才队伍、研发投入及数量上。从企业规模、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到废弃物处理、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检测设备长期利好
其实早在“十二五”期间,包括《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方案》在内的多部环境监测政策便陆续出台,而“水十条”及“大气十条”等环保政策的落地,都大大刺激了环境监测市场需求的爆发。“十三五”以来,环境监测行业景气度得以延续,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
据了解,未来一段时期内,环境监测市场空间的来源主要侧重于四大方面:第一,环境监测网络的拓展,从省级到地级,再到县级,全面覆盖;第二,监测指标的不断增加,譬如VOCs及重金属监测等空间巨大;第三,监测空间的扩大,从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第四,监测领域的拓展,从空气、水向土壤倾斜。
按照国家规划,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保障,所以2018年~2020年的三年时间里,环境监测设备与服务需求,将达到一波高峰。至于更长远的发展,据业内人士透露,为实现2035年建成与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国家会继续加大环境监测的投入。
作为环境管理“顶梁柱”的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的大背景下将不断被强化。同样需要认识到,在环境监测产业繁荣背后,是国家推动环境监测体系的强力驱动。有理由相信,随着环境监测向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后,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将会开辟更宏大的市场。
上一篇: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 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 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召开
下一篇:污染处理设施岂能成集中污染源